化学——你身边无处不在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人类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跟生活也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许多元素。衣、食、住、行、用,化学无所不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化学的影子。
首先,我们的身体是由各种化学物质组成的。 从化学元素周期表得知,至今人类一共发现了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元素有112种,其中目前已知天然存在的化学元素有92种。在人体内已经发现81种,这81种统称为生命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多少不等,上下差别很大。
元素含量占人体质量万分之一以上的称为常量元素,又叫造体元素,如氧、碳、氢、氮、钙、磷、硫、钾、钠、氯、镁、硅等,这12种造体元素占人体质量的99.95%。其中氧占65%,而镁仅为0.05%,它们对人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氧、碳、氢是构成人体各种器官的主要元素;钙是骨骼形成的主导元素,青少年发育期间常需补钙以促进骨骼的正常生长,平常炖点加醋的骨头汤给小孩补钙是极实惠又方便的,老年人常因缺钙而使骨骼变脆而容易折断;磷是构成卵磷脂的关键元素,卵磷脂是脑思维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物质,是制约智力发展的物质因素,它广泛存在于禽蛋和植物的种子中;氮是蛋白质、氨基酸里的核心元素,人们通过食入蛋白质来补充所需的元素。人体的肌肉和器官组织及体液都是碳、氢、氧的有机化合物组成,又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含氮较多,骨骼和牙齿含钙和磷较多,血液和体液含水较多。
元素含量占人体质量万分之一以下的称为微量元素,目前公认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4种,如铁、锌、锶、铜、锡、碘、锰、硒、镍、铬、钼、钴、钒、氟等。另外身体中有几十种微量元素,虽然几十种微量元素加起来的总质量占人体质量不足0.05%,给人的感觉是微乎其微,但作用却像原子弹一样威力很大,它在人体内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经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中各种疾病的出现就是因为体内某种元素缺乏或过量造成的,与人体元素不平衡有关。只要人们深入了解各种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和规律,并且通过微量元素检测,掌握自己身体中各种元素的含量,然后通过日常饮食合理调整人体内元素平衡,就能做到少生病或不生病,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在用的方面尤其是化妆品与我们有很大的联系。什么化妆品才算安全的?化妆品与化学又有怎样的联系?化妆品一般具有清洁、保养、美容、修饰和改变外观,或者修正人体气味的作用,使人们变得更加自信大方。化妆品基础原料包括胶质、蛋白质、淀粉、油脂等,还有一些特殊的添加剂,如防腐剂、杀菌剂、维生素、酶类、色素等。生活中常见的化妆品多由各种色素、香料,以及防腐剂、杀菌剂等原料加工而成,有些特殊用途的化妆品中还要加入育发、染发、烫发、健美、除臭、祛斑和防晒等成分。有的人使用后,往往会出现面颊红肿、流水、瘙痒、皮炎等损伤面容或引起皮肤变态反应,尤其是长时间使用染发剂,不仅易引起接触性皮炎,还会引起其它一些疾病。在化妆品中要数染发剂的副作用引起的过敏反应最多了。据调查,大量使用染发剂易患血液病和霍奇金病[1]。而化妆品引起中毒或者不良反应的真正元凶是汞、铅、砷等重金属类。很多人对于汞、铅、砷的认识不足,在选择化妆品的时候,似乎被化妆品的美丽外表和祛斑美白的功效吸引了注意力,而没有注意到它的真正本质。前面提到的防腐剂,色素,一些霉菌都能够引起不良反应,其中最重要的还是重金属的超标。比如说,汞超标会导致色素脱失,使皮肤受到刺激,造成皮肤损伤,同时在体内积聚,从而一起机体各种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影响,使人情绪变化明显。同样的,铅和毒性很大的砷超标也会引起肌体众多的不良反应。香水、防晒剂、染发剂中含的对苯二胺,口红中含的二溴和四溴荧光素都具有变应原性质,可引起皮肤红肿、搔痒,发生变应性接触性皮炎。胭脂、眉笔的笔芯亦含有变应原,可引起眼睑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使用含雌激素的化妆品能引起儿童性早熟发育症状。
说到吃,化学更是与我们息息相关。在食品方面,化学技术使我们拥有各种美食。在家庭的厨房里,在学校的餐厅里,我们吃到的各种美味佳肴无不用到食品调料,料酒,酱油,鸡精等等,都是用现代化学工艺生产出来的,没有化学,我们的生活还能如此美好吗,你将每天吃着食之无味的东西,那样的话,生活就“杯具”大了!
食盐味咸,常用来调味,或腌制鱼肉、蛋和蔬菜等,是一种用量最多、最广的调味品,人们每天都要吃一定量的盐(一般成年人每天吃6g到15g食盐就足够了),其原因一是增加口味,二则是人体机能的需要。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的重要成分[2]。动物血液中盐浓度是恒定的,盐分的过多流失或补充不够就会增大兴奋性,于是发生无力和颤抖,最后导致动物后腿麻痹,直至死亡。当然,摄取过多的食盐,就会把水分从细胞中吸收回体液中,使机体因缺水而发烧。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都是不易溶解于水的,通过烧煮以后,吸收了水分,受热膨胀,然后与水反应:淀粉分解成许多的小分子——糖类;脂肪发生部分水解,生成酸和醇;蛋白质生成各种具有鲜美味道的氨基酸。这样,不仅使食物变得易于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还使食物增加了鲜美味道。 各种维生素都怕热、怕氧气,烹调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容易被破坏。因此,煎炒多用急火,快翻、快出锅。维生素A和它的前身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D等,是一些脂溶性物质,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被小肠膜吸收,因此,炒胡萝卜要多加些油,最好和肉一起炖。在炒菜时放点醋,不但能调味,而且可保持维生素C不被破坏。煮鱼时放点醋,可使鱼的肉嫩骨酥。因为醋能同鱼骨(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发生作用,生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钙。如同时再加点酒(乙醇),酸与醇相互反应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使鱼肉格外鲜美可口。
化学对于食品还有另一大贡献,就是有了多种多样的食品添加剂,适当的食品添加剂可以让我们的食物丰富多样,我们每天喝的各种饮料就是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出来的,当然,那些食品添加剂必须是对人们的身体无害的。此外,现代粮食的生产离不开化学,化肥、农药等化学制剂是保证粮食生产的必要条件。
在住的反面,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墙上,干后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化学炼出钢铁,我们才有铁制品使用。化学加工石油,我们才能用上轻便的塑料。化学锻烧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砖表面。化学为我们提供了现代化的阁楼和大厦。行走于大街上,两旁的高楼是如何建造出来的?钢筋混泥土为其提供了可能。而玻璃幕墙,铝合金材料,室内室外的涂料等其他建筑材料也都是跟化学形影不离的,没有化学,各种美观实用的现代建筑就无法建成。由此可见,化学也深深地影响了现代人的居住。
化学反应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驶的动力。从汽车、轮船到飞机没有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这些都是无法实现的。化学能是它们得以行动的最原始的能量来源,即使用了电做动力,也不能忘记化学能伟大的贡献。现在化学仍是交通工具的生命,仍对人们出行起重大作用。
在医疗方面也离不开化学的身影。我们平时最常用的止痛药———阿司匹林,是一种非麻醉性止疼药,学名为乙酰水杨酸,可解热退烧,可以有效地治疗头痛、牙痛等症状。胃药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物,胃酸过多易引起胃溃疡等疾病胃药中的化学成分可以充分地与胃酸起化学反应,达到治疗胃病的效果。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生活中化学与我们的关系千丝万缕,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卫生等等关系密切,时时刻刻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你一不小心就会你带来无穷的伤害,如欧洲的食品污染事件,以及有名的十大污染事件。中国有两条长城,这是一个日本人说的,“一条是the great wall,另一条是沿着铁路的白色的塑料饭盒,称之为the second great wall” 为了我们的生活,为了我们的未来,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习化学!